要了解一个村,一看村名,二看村头儿。村名凝聚着村史和先民的智慧,村头儿决定着村子的走向和未来。
五四村注定会出名,五四村注定要红火,原因与一座名山相伴、与共和国一件大事相连、与一位领袖路过有关。
五四村原名四村,坐落在莫干山脚下。1954年春,开国领袖毛泽东参加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修订期间赴莫干山考察,途经此地,村民们为纪念此事,改四村为五四村。多了一个五,就多了不少事。
2020年8月18日上午,我们在洛舍镇东衡村听完陶建群(《国家治理》周刊副总编)即兴弹奏的当地农民制作的“施特劳斯”钢琴,便兴高采烈“沿着希望的田野”,马不停蹄来到著名的五四村。
一进村庄,便被万绿丛中矗立的一面红旗雕塑所吸引,上书:授予德清莫干山镇五四村党支部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下书:中共中央委员会,2016年7月。气派好大,好大气派。
好大气派的背后,是村头儿,即村带头人,也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孙国文带领村民“土里淘金”的故事。他常说,“农民以土地为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村最大的资源,必须把土地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一是念好“土地经”,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借地生财”。五四村人少地多,但村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一度耕地抛荒高达40%。2000年孙国文当选书记后,抓住土地整理的契机,推动土地100%流转,相继引入7个生态种植项目,成立湖州市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全村447户人家,家家承包地入股。全村1000多亩地,仅由7个人经营,使昔日低头耕作的村民,可净赚三笔钱:土地出让金、合作社分红、农忙时打打工。
五四村旧貌变新颜,孙书记也当选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劳动模范。孙书记成就了五四村,五四村也成就了孙书记。
好一个五四村!她随着共和国宪法诞生而建立,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践行着“两山”理念而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真是一个活生生的乡村振兴标杆村!(作者:郭占恒,系中共浙江省委研究室原副主任)
主办:湖州市委组织部
主办:湖州市委两新工委
主办:湖州市委人才办
来源:人民论坛网
监制:湖州市党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