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年前的那个夏天,
嘉兴南湖秀水泱泱、温柔宁静。
然而,在南湖红船上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航程却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中,
途中不断遭遇激流险滩,
早期更一次次陷入生死存亡的绝境,
面临覆灭的危险。
是什么,
让我们党一次次绝地求生,
一次次力挽狂澜?
答案只有一个
——斗争!
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伟大斗争!
从中山舰事件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
使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猝不及防、损失惨重。
应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绝境,
共产党奋起抗争,
创建人民军队,
发动武装起义,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重获新生,
革命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五次反“围剿”中,
红军一次次浴血奋战,
但由于“左”倾教条主义、
冒险主义的错误,
党员从三十万人一度锐减到四万人!
生死关头,
中央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血战湘江、突破乌江、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
六百余次浴血战斗,
跨越雪山草地的“死亡陷阱”,
克服无数艰难险阻,
终于胜利到达陕北,
开创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使党领导的力量空前强大。
一次次面临危局、遭受重创,
再大的困难都不能把共产党压垮!
一次次愈挫愈勇、浴火重生,
正是在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的斗争中,
党从稚嫩到成熟、从弱小到强大,
跨越百年征程取得震古烁今的成就。
“苦难辉煌”,
就是可歌可泣的
百年斗争史的真实写照。

腥风血雨的革命洪流中,
必须要有不怕牺牲、
艰苦奋斗的顽强斗争;
以和平发展为主线的新时代,
是否依然要强调“斗争”?
——答案是肯定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四个伟大”,
伟大斗争排在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
在磨难挫折中成长,
在攻坚克难中壮大。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
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
为什么在新时代要如此强调“斗争”?
因为“实现伟大梦想
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历史总是予人最鲜明的昭示。
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
就是毛泽东同志讲的
“斗争,失败,再斗争,
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
的伟大进程。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船到中流浪更急,
人到半山路更陡。”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
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考验
只会越来越复杂,
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
全党要充分认识
这场伟大斗争的
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必须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以伟大斗争应对百年变局,
必须准备付出
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历史也会给人以力量源泉。
我们在“远航”大型融媒体报道的寻访中发现,
穿越历史风云的中山舰,
从抗战到抗疫,
时隔八十二年见证
两次艰苦卓绝的“武汉保卫战”;
而在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的木船旁,
正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共产党人斗争的精神从未褪色,
斗争的品格矢志不渝!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面对百年变局中的惊涛骇浪,
我们唯有坚持斗争、
顽强斗争、善于斗争,
不断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
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